“我们要深化认识、加强合作,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。”11月5日,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《湿地公约》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,发表题为《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》的致辞。
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,深刻阐述了湿地对于全球生态保护、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,明确提出了推动湿地保护发展的三点主张,郑重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,充分体现了中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,有力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的坚定行动,为全球湿地保护注入信心和动力。
湿地被誉为“地球之肾”,在涵养水源、调节气候、改善环境、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。自1992年加入《湿地公约》以来,中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,中国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和水环境,从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合理利用湿地资源、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,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,出台《湿地保护法》,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、中国力量。
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。湿地是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,与森林、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,其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。全世界有40%的动植物在湿地生长,有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。湿地功能退化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。
当前,世界局势多变,经济复苏乏力,加剧了湿地保护的困难程度。这更需要世界各国同心协力,抓紧行动,共建水草丰茂的美丽家园。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针对性提出中国三点主张——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、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,聚焦问题、探索路径,立足当下、放眼长远,为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。各方要坚持问题导向、系统观念、胸怀天下,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把天地人统一起来、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,顺随自然规律;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,始终把保护摆在第一位,取之有时,用之有度,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;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,推进河流、湖泊、海洋、陆地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;要处理好环境与民生的关系,发挥湿地功能,努力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。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让我们以这次缔约方大会为新起点,携手出发,同心协力,秉持生态文明理念,推动湿地保护发展走深走实,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,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。
来源:央视网
编辑:陈爽